全球聚焦:廣西欽州市市場監管局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強化小作坊花生油監管
【資料圖】
為進一步提升欽州市小作坊花生油質量安全水平,督促小油坊業主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范小作坊花生油生產加工行為,有效解決黃曲霉毒素B1污染問題,欽州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推廣使用食用油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系統,采取“互聯網+監管”模式對全市200多家花生油小作坊實行智慧監管。
通過以縣(區)為單位舉行市場監管人員、小油坊負責人的培訓班,針對食用油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系統的安裝使用及監管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在該系統中,監管部門可從基礎層獲得監管數據,形成各種分析報告實施有效監管;生產方可進行生產檔案的在線填報和管理;消費者也可以通過防偽溯源系統進行在線查詢食用油的溯源信息,實現花生油“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質量過關”。
“互聯網+監管”模式的推廣應用,規范了我市小油坊生產加工,提高花生油加工質量安全,有效遏制黃曲霉毒素B1污染現象,食用油質量安全監管也由“事后監管”改變為“產前、產中、產后全程監管”,實現質量管理主體由市場監管部門轉變為與生產企業、消費者齊抓共管、全民監管的轉變。
培訓會后,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加強對食用油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系統的使用,督促指導小油坊業主盡快熟悉和使用該系統,逐步實現全市應用“互聯網+監管”模式對小油坊進行監管全覆蓋的目標。同時,持續開展“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進一步規范我市花生油生產加工秩序,督促小油坊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源頭監管,確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 | 食品生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