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全球視訊!提貨難不新鮮、缺斤短兩很普遍……購買大閘蟹蟹券一定要注意這些

          2022-09-04 15:51:21    來源:甘肅市場監管微信號    作者:   編輯:qysb005

          近年來蟹券成為購蟹新模式,蟹商網上賣券,消費者電話或掃碼下單,再送貨上門。然而這一看似快捷的消費方式卻給不少消費者帶來了煩惱。省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在使用蟹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常見的問題。

          01


          (資料圖片)

          【 蟹券提貨難 不新鮮 】

          雖然蟹券企業一般會在蟹券上注明提貨方式和提貨時間。但在消費過程中,有的商家提供的電話無法打通;消費者通過官方網站預約,則顯示臨近日期都已約滿;有的甚至出現當年無法提貨的情況。

          02

          【 缺斤少兩現象很普遍 】

          在投訴平臺檢索發現,大閘蟹蟹券提貨后缺斤短兩問題十分普遍。蟹券商家在大閘蟹標稱重量的基礎上扣除相應的水分損耗的做法成為行業默認的潛規則。由于大閘蟹越重價格越貴,一些不誠信的商家在展示時將大閘蟹重量標大,實際發貨時則發小一些的,從而降低成本。不僅重量縮水,有的商家還用綁螃蟹的繩子沾水湊斤兩。甚至有的消費者收到還收到了死蟹。

          03

          【 高標低售花樣多 】

          現今,大閘蟹禮券、禮卡等商品種類非常多。但不少蟹券的商品面值、標價與實際售賣價格并不一致,甚至售賣價格遠低于蟹券上標識的商品面值。甚至標價幾千圓的蟹券最終只需付幾百元。一些人購買蟹券是為了贈送親朋好友,蟹券上的面值標的高,顯得有面子,這也是迎合了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高標低售也是一種營銷策略,目的是迎合消費者“撿便宜”的心理。另一方面,標高賣低也能讓消費者感覺折扣很大,激發其購買欲。

          04

          【 消費維權困難大 】

          商家在售后渠道、理賠流程上設置過于繁瑣,讓消費者在維權時望而卻步。部分蟹券品牌的服務熱線形同虛設,工作人員推諉搪塞。此外,某些商家在受理投訴時,要求提供訂單、付款截圖、快遞單等各種材料,對取證照片的拍攝也有著諸多要求,增加消費者維權難度。

          鑒于以上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省消協提醒消費者在購買蟹卡、蟹券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01

          選擇正規渠道購買

          購買蟹券,首先,從正規渠道出售的蟹券價格相對較高,但信譽更好,誠信度較高、售后更為完善,為以后的順利提蟹提供了保證。同時,要避免從一些無資質的網站購買。團購網站只是負責銷售,而不負責提蟹等后續服務。這就造成了銷售與售后的脫節,一旦出現糾紛,往往會造成雙方相互推諉責任的情況,都拒絕為提蟹難擔責,最后利益受損的還是消費者。最后,還要避免從臨時開張的大閘蟹專賣店購買蟹券。進入蟹季之后,出售蟹券的臨時店大量出現。有些臨時店只負責銷售,不管提蟹。有些則根本就是空手套白狼,大量印制所謂的蟹券,其實就是空紙一張。

          02

          購買蟹券類的商品時應仔細查看相關信息

          一部分消費者在購買蟹券類商品的時候,往往只關注價格。其實在購買蟹券時,應該仔細查看是否標注大閘蟹重量、數量,蟹券有效期,提蟹方式、售后服務條款等信息。一般來說,信息標注的越詳細,提蟹難出現的幾率就越低。

          03

          持有蟹券后應盡早提蟹

          現在市場上一些蟹商發售的蟹券,大大超過了本店商品的供應量,使得最后提蟹的消費者無法提到貨。在購買蟹券后,應當看清有效期,在有效期內進行盡早提蟹。由于大閘蟹口感最好的時候是從十月中下旬到十二月,這個階段也是大閘蟹批量上市的階段,應盡量在這個階段完成提蟹,避免因拖延到最后出現無蟹可提的局面。

          提醒

          如果消費者在購買大閘蟹蟹券、禮卡時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一定要保全相關憑證,如網上購物的截圖和手機付款的截頻等。通過市場監管部門或者消費者協會進行維權。

          標簽: 缺斤短兩 消費者協會 大閘蟹專賣店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