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通報16批次不合格食品,餐飲具不合格占62.5%
10月8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2年第32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報16不合格食品。餐飲食品(含餐飲具)不合格10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不合格1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5批次。
餐飲食品(含餐飲具)不合格10批次,占不合格總數的62.5%
(資料圖片)
餐飲食品(含餐飲具)不合格10批次,占不合格總數的62.5%,分別為惠安縣哦喲肉肉烤肉店的杯(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3日),大腸菌群不合格;惠安縣張麗霞小吃店的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4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廈門市思明區龍俠客餐廳的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5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福州市馬尾區德莊火鍋店的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5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廈門市思明區心記燒臘店的盤子(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6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廈門市思明區鐘簡小吃店的飯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6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晉江市新塘飛仔快餐廳的飯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7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大腸菌群不合格;廈門市翔安區倍源倍快餐店的圓盤(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21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晉江市東石鎮朱煜沙縣小吃店的大盤(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21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泉州迎賓館有限公司的飯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30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大腸菌群不得檢出。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滅菌不徹底,或存放過程中污染等。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是一種低毒的化學物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得檢出。消毒餐(飲)具中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原因,可能是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滌劑不符合標準;也可能是洗滌劑或消毒劑未徹底沖洗干凈等。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5批次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5批次,其中,3批次食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南安市狀元樓酒店有限公司銷售的橡皮蚌(購進日期為2022年6月22日),氯霉素不合格;漳平市永福士冰水產店銷售的牛蛙(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3日),恩諾沙星不合格;漳平市林金娜水產品店銷售的泥鰍(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6日),恩諾沙星不合格。
氯霉素是一種殺菌劑,也是高效廣譜的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250號)中規定,氯霉素為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檢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長期大量攝入氯霉素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在人體內蓄積,產生耐藥并對同類藥物有交叉耐藥,引起胃腸道癥狀、肝功能異常、血液系統異常等。
恩諾沙星屬于喹諾酮類合成抗菌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在魚的皮+肉和其他動物肌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均為100μg/kg。恩諾沙星超標的原因,可能是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相關獸藥。長期攝入恩諾沙星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引起頭暈、頭痛、睡眠不良、胃腸道刺激或不適等癥狀。
還有2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鉛超標,分別為北京仟佰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公司銷售的生姜(購進日期為2022年6月22日),鉛(以Pb計)不合格;鯉城區鳳興食品加工廠銷售的生姜(購進日期為2022年6月28日),鉛(以Pb計)不合格。
鉛是一種能夠在生物體內蓄積且排除緩慢的重金屬污染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新鮮蔬菜(蕓薹類蔬菜、葉菜蔬菜、豆類蔬菜、薯類除外)中鉛的最大限量值為0.1 mg/kg。新鮮蔬菜中鉛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蔬菜種植過程中對環境中鉛元素的富集。鉛可以在人體內積累,長期攝入鉛超標食品,會嚴重影響大腦和神經系統。
此外,還有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不合格1批次,為標稱漳州億來財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11月20日生產的彩虹花生(堅果和籽類食品),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漳州市恒晟商貿發展有限公司云霄元光分公司。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制其他堅果與籽類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最大限量值為0.50g/100g。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儲存不當,導致脂肪過度氧化,使得終產品過氧化值超標。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針對抽檢不合格產品,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者開展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停止銷售、下架、召回和公告等法定義務,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不合格產品信息
相關報道: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32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 第32期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