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熱訊!對接源頭 覆蓋全省——廣東省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系統應用顯成效
近日,廣東省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管系統(簡稱省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系統)先后成功對接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簡稱省農產品追溯平臺)和廣東省動物溯源數據管理系統(省動物溯源系統),省內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可通過登錄省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系統,掃描本省承諾達標合格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輕松完成進貨查驗和進貨查驗記錄電子化。這是省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系統自2022年3月份上線后在銜接產地準出的新突破,標志著廣東食用農產品信息化監管更加全面。
(相關資料圖)
一是突破源頭系統信息壁壘,打通全省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重要接口。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主動與省農業農村廳溝通,多次召開座談和開展實地調研,研究從數據標準、校驗機制到信息流轉規程的思路,層層打通數據信息壁壘,提高數據流轉的真實性、有效性、一致性,實現省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系統與省農產品追溯平臺、省動物溯源系統2個異構系統的對接。
二是多重技術校驗機制,保障市場準入憑證的真實有效。
為規范食用農產品準入憑證錄入,省市場監管局應用“互聯網+二維碼”及AI異常識別等前沿技術,為食用農產品銷售者上報進貨查驗記錄提供快捷的采集方式和校驗技術。對采集后的進貨查驗憑證,系統可以識別異常憑證信息并進行預警,將異常憑證信息推送給相關用戶重新上報,確保憑證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把好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安全監管第一道卡口。
三是一“圖”盡覽,全省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邁向信息化。
系統為監管人員提供從“面”到“點”的可視化數據服務展示應用,建設了監管大屏服務應用,為省、市、區監管人員提供宏觀的數據展示和分析,為科學監管提供策略參考依據。開發了貼合實際的監管場景,以疑似食用農產品不安全、存在風險隱患主體及上報報送信息為線索進行數據鏈的追溯合成,協助一線監管人員快速鎖定涉事地、人、物的關鍵信息。
四是復合定位系統建設,高效節約打造食用農產品監管數據中臺。
省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系統不僅可以作為應用系統供各地用戶直接登錄應用,也可以作為數據中臺整合各地自建系統的數據。省市場監管局通過制定科學、系統、可擴展的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數據標準及接口標準,順利對接了部分地市自建應用的監管系統,既避免了信息化系統的重復建設,又保障了全省監管數據的一致性、規范性,滿足全省數據歸集和統計分析實際需要。
據了解,截至目前,廣東省21個地市共691個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登錄應用省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系統,其中批發市場100%登錄應用,覆蓋食用農產品經營者3.65萬余家,累計上報進貨記錄113余萬條,上報銷售記錄393余萬條。
下一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推廣應用系統,為構建從“田頭到餐桌”的食用農產品信息化追溯體系持續發力。
素材來源:食品經營處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