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時:合肥市3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通過考核驗收
(資料圖片)
近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專家組對2019-2020年立項的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進行目標考核,合肥市“安徽省杰祥稻鱉綜合種養標準化示范區、安徽省隆泰玫瑰花標準化示范區、安徽省白云春毫茶葉標準化示范區”等三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均以90分以上考核成績順利通過驗收。
專家組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資料查閱、質詢等方式全面了解項目實施情況,并參照《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目標考核評價表》對示范區項目進行評分。通過考評,專家組認為,“安徽省杰祥稻鱉綜合種養標準化示范區”等三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基礎工作扎實、組織制度健全、保障措施有力、標準體系完善、示范效果顯著。示范區項目自創建以來,主導制定《稻漁綜合種養用水生態化循環利用技術規范》《稻田培育鱉種技術規程》《食用玫瑰花栽培技術規程》《重瓣玫瑰雜交育種技術規程》《白云春毫茶》等安徽省地方標準和《稻-漁-菜共作技術規程 》《食用玫瑰花栽培生產技術規程》合肥市地方標準,創立了“白云春毫”茶葉等品牌商標;獲得中華鱉養殖發明專利4項,“焦湖稻鱉米”商標及“有機食品”認證;為當地經濟振興和農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安徽省杰祥稻鱉綜合種養標準化示范區”單位產量在原園區正常水平的基礎上提高了10%~20%。帶動肥西縣稻鱉產區的近100戶養殖戶逐步推行標準化生產,農戶每年增收15000元以上,建設產業扶貧基地,流轉貧困戶的土地,優先雇用貧困戶,幫助貧困戶實現精準脫貧。同時向全縣稻鱉綜合種養區域輻射推廣,促進肥西縣稻鱉綜合種養產業健康良性發展。
“安徽省隆泰玫瑰花標準化示范區”帶動周邊種植區域向綠色標準化種植模式轉換,直接帶動周邊1000多農戶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人均年增幅10%以上;示范區單位產量在原正常水平的基礎上提高10%~20%,示范區產品商品化率達100%,帶動參與農戶年均增收2萬元。同時通過舉辦玫瑰花旅游文化節,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安徽省白云春毫茶葉標準化示范區”采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方式,通過土地流轉、茶葉收購、茶園勞務承包傭金、采茶工資等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組建產業聯合社,采用“服務網店+產業園+農戶”的發展模式,開展研學旅游,開啟體驗式消費,推動茶園生態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考核組建議示范區要持續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強化標準實施和持續改進,不斷提高標準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同時要加大標準化示范區的宣傳,開展標準化知識學習培訓,培養標準化人才隊伍,不斷發揮示范區的引領帶動作用。
近年來,合肥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推進農業標準化發展的決策部署和省市場監管局工作要求,積極培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不斷提升農業標準化發展水平。目前,全市共創(在)建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級12家,省級15家,市級129家。下步,合肥市將持續加大示范區管理力度,推動示范區加大宣傳力度,加強人員培訓,完善標準體系,推動項目創建單位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促進全市農業標準化向縱深化發展,提升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