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茶農赤腳踩茶葉”引關注;“竹筒奶茶”爆紅 相關話題上熱搜;商家回應三明治內番茄長毛(2023年4月10日) 每日時訊
“茶農赤腳踩茶葉”引關注
4月8日,一位短視頻博主發布的一段視頻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視頻顯示,湖南一村民扶著凳子,赤著雙腳反復踩捻茶葉。網友看后表示這樣的茶葉不敢喝。據悉,這是湖南部分地區一直保留的傳統制茶工藝。平江當地茶農陳先生稱,因為使用一芽兩葉或一芽三葉的鮮葉原料制作“煙茶”,所以才產生了用腳揉制的方法。即使到現在,大部分平江人保留著喝“煙茶”的習慣,特別是老人家,認為用腳揉捻出的茶葉才是正宗的。按照傳統,制茶前要燒香拜茶神,而且制茶人還要用香灰洗腳,保證腳的干凈。
“竹筒奶茶”爆紅 相關話題上熱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10日,“蘇州新晉網紅竹筒奶茶”、“30元一杯的竹筒奶茶是智商稅嗎”等相關話題上微博熱搜。最近,“竹筒奶茶”成了奶茶界的新網紅,在全國多地爆紅,從上海、蘇州、杭州、廈門、長沙等城市的街頭,再到各大社交平臺,竹筒奶茶無處不在。綠色竹筒做的杯子,貼上城市字樣標簽,里面是各種不同口味的奶茶,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竹筒奶茶似乎一夜之間成了旅游打卡的標配。而且這種奶茶售價不低,一般一杯在30元左右,最便宜的也要20元以上。有網友吐槽竹筒奶茶就是將奶茶換個容器裝,價格卻翻了一倍,直呼智商稅。
商家回應三明治內番茄長毛
4月7日,江蘇南京,有顧客發視頻稱自己于4月6日在85度C店內購買了當日生產的三明治,包裝標明保質期為2天,且需冷藏保存,隨后自己于次日食用時發現其中番茄存在長毛情況。當事人張先生稱:自己于6日購買三明治后便將其冷藏保存,次日帶到公司食用完其中一個后,發現另一個三明治內番茄長毛,隨后拍視頻留證,當晚由自己女友到店與店員協商。對此,該店鋪負責人回應:當時該顧客曾到店協商,并索賠1000元。門店所用食材均按規定配額,每天會銷毀當日未賣出食物,不存在食材過期或換標簽行為,目前正等待相關部門調查。
景區奶茶店疑用霉變竹筒洗完再裝奶茶
4月9日,浙江杭州,網友發視頻稱,景區內有奶茶店用霉變竹筒,簡單清洗后回收裝奶茶賣給顧客。目擊者張先生稱,看見有人在刷竹筒,且用水也不是流動水,環境很臟。12315工作人員稱,這是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可以告知相關情況,會交辦給當地市場監管局。
知名火鍋品牌回應小料漲價
近日,武漢一網友在社交媒體平臺稱,發現海底撈小料漲到了每位11元,她記得之前的價格是9元。對此,海底撈客服稱,小料不同門店根據成本自主定價,可能會存在價格上調,且不光是小料價格,菜品等都是差異化定價。
日本知名壽司企業被曝常年用過期食材
近日,日本知名回轉壽司企業——“濱壽司”被曝出丑聞,其位于福島縣郡山市的一家門店內被曝連續數年使用超過公司規定期限的“過期食材”。日本媒體的報道指出,涉事店面按照肉眼未見變色等所謂的靈活標準,超期使用食材。
江蘇一家企業出口的白玉菇被列入FDA紅名單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一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產品涉及白玉菇/蟹味菇。食品伙伴網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相關報道:江蘇一家企業出口的白玉菇被列入FDA紅名單)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14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14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6例。據通報,不合格納什梨銷至了塞浦路斯、法國、德國、希臘、意大利、荷蘭、波蘭和英國。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重金屬的含量以及各種致病菌的存在,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14周))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