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觀焦點:過節了,聚會飲酒需要注意什么?
“五一”小長假
正是踏青游玩、親朋相聚的大好時光
難免有敘情暢聊、把酒言歡的情況
(相關資料圖)
俗話說得好
小酌怡情、大飲傷身、酗酒誤事
那么接下來我們來說說
關于酒的基本常識
什么是酒?常見的酒都有哪些類別?
我們常說的“酒”就是酒精度(乙醇含量)在0.5%vol以上的酒精飲料,包括發酵酒、蒸餾酒及配制酒。
常見發酵酒如啤酒、葡萄酒、果酒、黃酒和米酒等;
蒸餾酒如白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和朗姆酒等;
配制酒如動植物浸泡酒。
酒精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人們在飲酒的時候,人體會攝入酒精(乙醇),經過胃腸吸收,其中有90%以上的酒精是通過人體肝臟代謝,在這個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并且酒精對心血管有強烈的刺激性,會導致心跳加速、血管擴張、血壓升高,加重心血管負擔。
謹防誤飲醇基燃料
醇基燃料俗稱燃料酒精,是一種工業酒精,一些餐飲業將其作為燃料使用。由于這種工業酒精和食用白酒外觀難以區分,且價格低廉,導致一些不法商販昧著良心用工業酒精勾兌假酒,在農村等地銷售牟取暴利。工業酒精含有高濃度的甲醇、雜醇和醛類等雜質,一旦誤飲了這類酒精,很容易引發急性中毒癥狀,如頭疼、惡心、疲倦、呼吸困難、視神經退行性變性等,嚴重的會引發失明、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如何正確選購酒類產品
看包裝
通過正規合法渠道選購預包裝酒,確認封口嚴密,標簽內容完整、規范,圖案精美、文字清晰,并索取購買發票。建議不要購買無標簽標識、無生產廠家、無生產地址等來路不明的散裝白酒。
觀其色、聞其味
正常的酒體應該是清澈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淀物。
將少許酒滴灑在手上,兩手摩擦發熱,然后聞其氣味,如果氣味苦臭或異常,就極有可能是假劣酒。
飲酒應注意的事項
避免空腹飲酒。空腹飲酒會直接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糜爛、潰瘍甚至發生胃出血。同時空腹飲酒也會導致酒精被快速吸收,驟然增加肝臟代謝負擔,從而損害肝臟。
謹防過量飲酒。過量飲酒不利于健康,特別是少年兒童、孕婦、乳母或身體疲勞、狀態不佳,以及正在服用頭孢類抗生素,高血壓、高血糖、甲亢藥物等的人應禁止飲酒,慢性肝病、消化性潰瘍及心臟病患者也要禁止飲酒,避免加重病情。
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成人一天攝入的酒精量,男性不宜超過25克(相當于650毫升4%vol啤酒、200毫升13%vol葡萄酒或50毫升52%vol白酒) , 女性不宜超過15克 (相當于380毫升4%vol啤酒、120毫升13%vol葡萄酒或30毫升52%vol白酒)。
另外,酒后不宜立即飲茶,特別是濃茶。因茶中的茶堿與酒精一樣對心血管有興奮刺激作用,這兩者相互協同,更容易增加心血管負擔。
省市場監管局特別提醒愛飲酒的朋友:酒精對大腦具有很強的抑制和麻醉作用,會導致大腦反應遲鈍,動作協調性變差。所以請您一定要注意“適量飲酒、安全飲酒”,杜絕僥幸心理,開車不飲酒,飲酒不開車,過個安全祥和愉快的節日!
稿源:食品抽檢處、省質檢院食品研究所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