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上海徐匯匯聚一大批垂類大模型企業,將全力支持自研技術創新
【資料圖】
伴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這輪熱潮,徐匯區如何把握新一輪人工智能發展機遇?
6月29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籌備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徐匯區副區長俞林偉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徐匯人工智能產業已有近千億的規模,應該說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先發優勢。2018年,徐匯率先承辦首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成為上海首個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2019年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今年以來,徐匯圍繞大模型技術變革,厚植產業發展沃土,主動服務頂尖研發團隊,目前在徐匯已有多個大模型發布或蓄勢待發。 面對新一輪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徐匯全面布局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本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徐匯分會場將緊緊圍繞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這一前沿話題,打造10余場重磅會議論壇。
徐匯區如何把握產業發展機遇?
一是在通用大模型方面,將助力打造一流標桿項目。通用大模型是新時代“國之重器”,是事關長遠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徐匯愿在算力、數據、場景、資金投入等方面為團隊提供支撐,全力保障企業團隊系統突破關鍵共性技術,成長為通用大模型領軍企業。
二是在垂類大模型方面,將推動行業百花齊放。垂類大模型作為行業級“人工智能技術底座”,有望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專業表現,率先實現應用落地。徐匯在游戲、醫療、金融、零售等領域,已經匯聚了一大批垂類大模型企業,將全力支持他們自研技術創新,加快打造有機循環產業發展生態。
三是在大模型應用方面,將鼓勵引領產業變革重塑。大模型已經引發辦公軟件、內容創作、交互終端等領域的“新工業革命”,業界也有共識,“所有行業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徐匯將直面企業需求和產業關切,通過率先開放應用場景等政策,引導行業內領軍企業主動深化變革、提升能級,加快擁抱這一輪人工智能的發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