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最資訊丨今日導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草案)征求意見;多個品牌推出兒童專屬泡面引爭議;歐盟通報我國出口嬰兒餐具不合格(2022年12月2日)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草案)征求意見
根據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廳《關于印發2016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項目計劃(第二批)的通知》(國衛辦食品函〔2016〕 1358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共同承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修訂工作。現已完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草案)制訂,按照標準制定修訂工作程序要求,再次開展標準起草階段征求意見工作。(相關報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關于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草案)意見的函)
多個品牌推出兒童專屬泡面引爭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有不少方便面品牌盯上了兒童食品這片領域,引發熱議,某品牌曾推出主打“兒童泡面”“專供兒童”等賣點的泡面,后被相關食品測評提出“兒童泡面”只是營銷噱頭,目前相關系列產品已下架。
食堂中餐造成多人食物中毒、未經許可制售冷食類食品,這家公司被罰款17萬元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上海某公司食堂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存在未經許可從事冷食類食品制售的行為,被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7萬元。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醫院報告稱,有某公司多名員工因腹脹、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正在該院就診。調查發現病例有共同飲食史,肇事餐次疑似為當事人食堂當日提供的中餐。根據嘉定區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留樣食品樣品中4份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病例肛拭子樣品 1 份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且具有同源性。結合衛生學調查結果,嘉定區疾控中心判斷本次事件為一起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涉及9 人,餐次為當事人食堂提供的當日中餐,可疑食物為青椒土豆絲、米莧、青椒洋蔥回鍋肉、烤腸、米飯、冷面。又查,當事人當日提供的菜品口水雞和冷面屬冷食類食品。當事人在未取得冷食類食品經營許可的情況下而擅自從事冷食類食品制售的經營活動。(相關報道:【案例】食堂中餐造成多人食物中毒、未經許可制售冷食類食品,這家公司被罰款17萬元)
湯中加入罌粟粉 面館老板被訴
11月25日,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檢察院提起的一起食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明某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9000元,承擔公益損害十倍懲罰性賠償金4.5萬元,并向公眾賠禮道歉。經查,明某為吸引客流量,在自己加工的牛骨湯、酸漿湯、復合調味料中加入罌粟粉供食客食用。
零碳食品興起
近期,不少消費者發現,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超市貨架上,零碳食品的身影正越來越多地出現。今年以來,已有不少食品企業進軍零碳食品領域。
2022年10月中國茶葉出口情況簡報
據中國海關數據,2022年10月,中國茶葉出口量為2.91萬噸,同比減少24.58%,出口額為1.62億美元,同比減少29.29%,出口均價為5.54美元/千克,同比降低6.24%。截至10月,2022年中國茶葉累計出口量為30.87萬噸,同比增長4.02%,累計出口額為17.13億美元,同比減少8.17%,1-10月出口均價為5.55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降低11.72%。(相關報道:2022年10月中國茶葉出口情況簡報)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嬰兒餐具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12月1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嬰兒餐具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歐盟通報我國出口嬰兒餐具不合格)
2022年11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11月匯總)
11月份以來,美國FDA對我國多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涉及杏仁餅、百香果汁、金針菇、什錦果凍、香菇、干牛肝菌。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相關報道:2022年11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11月匯總))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