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內卷”益生菌,如何自我救贖

          2023-01-25 13:20:50    來源:食品伙伴網    作者:
              據Markets And Markets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益生菌市場價值估計為611億美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911億美元。根據研究顯示,國內2020年益生菌產品整體市場規模約879.8億元。食品伙伴網通過對淘寶、天貓平臺相關品類檢索發現,2019年10月到2020年9月,淘寶、天貓平臺益生菌銷售額約為80.1億元,而從2021年10月到2022年9月的銷售額達到了110.8億元,從銷售數據中可以看出益生菌品類市場正在快速崛起。

          人們對微生物的利用由來已久,我們所熟知的酸菜、泡菜、白酒、酸奶甚至蒸饅頭、包子,都利用了微生物發酵,成為了中國人餐桌上的美食選擇。古人早在2500年前就已經開始利用豆腐上的“霉”來治療瘡痛等疾病。北魏末年的《齊民要術》中對有益菌也有相關描述,將其稱為“五色衣”“”黃衣“等。雖然古人對微生物有所利用,但對微生物的認知停留在表觀層面,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對微生物深入研究,衍生出”益生菌“概念。

          2001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提出,益生菌指當攝入足夠數量時,對宿主產生健康益處的活性微生物。這也是現在被公認的益生菌定義。


          (資料圖片)

          筆者最初通過酸奶觸及益生菌,但傳統酸奶中的益生菌種類有限,相應的宣傳中也很少提及”益生菌“。通過養樂多這類乳酸菌飲品,我們第一次接觸到活菌這個概念。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益生菌的認知的增強和研究的深入,含有不同菌株的益生菌固體飲料、即食益生菌粉、益生菌軟糖、益生菌跳跳糖、益生菌壓片糖果、益生菌茶飲、益生菌休閑食品等產品層出不窮。益生菌產品快速更新迭代,益生菌菌株與功能靶點種類豐富,劑型更加多樣,口味也更加豐富。

          最初,益生菌相關文獻和動物實驗集中在腸道健康領域,益生菌產品功能也相對單一。而漸漸地,隨著人體微生態研究深入和多樣化,益生菌在新興健康領域的功能也逐漸被關注。其中,針對女性健康,抗幽門,減脂,骨健康,緩解痛風等新興保健作用的原料和產品在市場上逐步涌現。

          什么是好的益生菌?

          活菌量標識:目前市場上益生菌種類繁多,產品宣傳從初始的宣傳菌的數量到菌的菌株研究逐漸邁進。市面上數量宣稱的產品以百億益生菌為主,這幾年更是出現了許多標稱千億菌數的益生菌產品。但是,目前中國食品監管并無益生菌專有類別,益生菌類食品作為普通食品的監管并不嚴格,包裝上宣稱的活菌量并不需要在專業第三方檢測公司進行檢測證明,所以無論是在實際菌數上還是益生菌活性上,都無法百分之百保證。其次,絕大多數益生菌已被證明在低溫冷藏的運輸和貯存條件下活性保持最佳。然而目前市面上很多益生菌固體飲料產品都是常溫運輸,即使生產廠家保證了出廠的菌數和活性,但經過運輸車的夏日高溫運輸環境,或者長時間的常溫貯存,益生菌必然存在數量衰減和活性減少的情況。所以,在產品標識上的益生菌數量固然重要,但這并不代表消費者食用時真正的獲取了標簽上的活菌數量。在產品的選擇和消費中,消費者需要知道標簽上的益生菌數量是保質期內最低活菌數量,還是出廠檢測活菌數。

          益生菌種類:除數量外,益生菌的種類也是尤為重要的因素。市面上的益生菌成品價格參差不齊,從十元左右一盒到上百甚至上千元都存在。除了活菌總數,菌群的種類直接決定了益生菌的價格和價值。目前國內常用的益生菌進口和國產都存在。在進口原料商方面,丹麥的科漢森、美國的杜邦(IFF)、加拿大的拉曼、日本的森永乳業都有向國內出口許多經典款的益生菌菌種。就拿市面上非常火爆的杜邦(IFF)的乳雙歧桿菌b240菌種來說,除了常規的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之外,還被多篇文獻和實驗證明具有抑制脂肪吸收(減脂減肥)的相關功效。而國內的益生菌種近年來也呈現百花齊放的現象,如善恩康的植物乳桿菌H6、發酵乳桿菌CQPC04和植物乳桿菌LP104文獻證明有較好改善脂代謝和調節腸道菌群功效,也已開展人體RCT臨床研究。菌種的選擇直接決定了產品的功能性,如果消費者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益生菌產品,則是事半功倍。但如果錯誤、盲目的選擇了益生菌菌種,則是事倍功半,甚至毫無意義。

          菌株研究:益生菌顧名思義,是要對人體有益,而對人體的益處需要更多的”證據“支撐,根據Web of Science(WOS)數據庫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開始,益生菌相關研究的論文數量開始穩步增長。2020年,益生菌相關研究論文數量突破5500篇。2021年,益生菌領域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年論文總發表量近6000篇。尤其近幾年,中國益生菌研究發文量已遠超美國。從以往”菌種“階段的研究,現在都已經在研究”菌株“,從原來理論層面到動物層面,再到臨床,關于益生菌的研究也更加深入,選用有專業深入研究的菌株尤為重要。

          有益益生菌的其他成分:這幾年來,市面上除了益生菌概念的爆火之外,還出現了只有一字之差的一個名詞:益生元。益生元是指能夠被宿主體內的菌群選擇性利用并轉化成有益于宿主健康的物質。越來越多的文獻和實驗表明,益生元可以促進人體腸道有益菌的繁殖,維持益生菌的活性,并為其提供營養,與益生菌起到協同作用。除了益生元,還有一些其他物質同樣可以和益生菌起到協同作用,值得我們去深入挖掘與應用。

          益生菌的未來在哪里

          1.筆者認為,益生菌除了具有常規的腸道健康功效之外,近年來最重要的突破就是科學家發現了益生菌更多的針對性功效。目前市場上,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的菌種,在針對女性私密呵護健康、體重管理、助眠舒壓、尿酸痛風控制、抗幽門螺桿菌、包括骨骼健康方面都有涉及和產品出現。在未來的趨勢上,希望有更多針對更多健康功能性且功效性更強的益生菌菌種可以被研究發現。尤其在免疫方向上,如果益生菌可以真正達到調節免疫力的作用,在疫情期間發揮更多的作用,那將是益生菌市場的又一大突破。

          2. 降低成本:益生菌原料目前的價格仍處高位,尤其是一些進口菌種,價格非常昂貴,使得益生菌產品的成本居高不下,一些便宜的產品也會因此存在偷工減料的現象。所以,希望更多低成本高功效的益生菌菌種通過精益制造,讓市場出現更多物美價廉的益生菌產品。也希望更多國內的益生菌原料商可以深耕細作,立足于研發,讓品牌商和消費者更多關注到民族益生菌。

          此外,目前多數益生菌在低溫冷藏條件下活性保持最佳,溫度升高容易導致很多菌種失活或者凋亡,這極大增加了益生菌產品的運輸和貯存成本,導致許多成品的價格因為冷鏈運輸再一次上升。但好在目前已經出現如凝結芽孢桿菌等具有耐熱性的益生菌的菌種。這種益生菌可以運用到軟糖之中,在軟糖的加工過程中耐高溫得以保持活性。也希望今后可以有更多耐熱,更多適應環境性強的菌種出現,讓運輸、貯存不再是增加成本的一道門檻。

          3. 增加劑型:目前,絕大多數益生菌的劑型都為固體飲料,隨著2023年固體飲料新規的出現(固體飲料產品應當在產品標簽上醒目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固體飲料“,字號不得小于同一展示版面其他文字(包括商標、圖案等所含文字),且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蛋白固體飲料、植物固體飲料、特殊用途固體飲料、風味固體飲料,以及添加可食用菌種的固體飲料最小銷售單元,還應在同一展示版面標示”本產品不能代替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作為警示信息,所占面積不應小于其所在面的20%)這樣嚴格的標簽要求,務必會讓消費者對益生菌固體飲料產品產生疑慮,嚴重則會對整個益生菌行業產生打擊。另據可靠消息稱,許多通過其他食品開展即食型益生菌企標的產品也即將不可標注益生菌。所以,此時更多劑型的益生菌產品亟待被研發出來。目前市場上已經有益生菌軟糖,益生菌飲料,益生菌跳跳糖,益生菌壓片糖果等產品存在。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出現更多劑型,走更多標準的益生菌產品,真正達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場景。

          4.益生菌的其他應用:益生菌除了近年來應用于人體本身之外,在寵物領域的應用也越加火爆。由于寵物食品市場的急速增長,益生菌已經成為”寵物保健品“的首選產品。在寵物健康方面,益生菌已被發現具有增強免疫力、呵護腸胃促進消化、防止腹瀉嘔吐和便秘便臭等應用。未來,期待更多功能的益生菌產品可以用于寵物上,成為我們家庭”小寶貝“的護身符。

          文章來源:陳忠禹 食品伙伴網特約撰稿人

          編輯:qysb005

          標簽: 絕大多數 相關研究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