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看點】荷蘭合作銀行最新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海產品供應量將達到4.3億噸
2022年10月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2022全球海鮮聯盟(GSA)目標會議”總結了主要成果,荷蘭合作銀行在與會期間做的最新水產養殖報告“2023年水產養殖行業的預期”指出,全球蝦類供應正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而養殖鮭魚生產會“在短期內趨于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該報告由荷蘭合作銀行海產和水產養殖分析師Novel Sharma和荷蘭合作銀行高級全球海產專家Gorjan Nikolik共同完成,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蝦產量將達到600萬噸,其中,厄瓜多爾蝦產量預計在2023年增長18%-30%。
2022年,厄瓜多爾蝦產量估計為135萬噸,這是其單年產量增長最大的一年,增加了30萬噸的供應量。荷蘭合作銀行稱,僅這一增長僅略低于泰國的年總產量,也促使美洲地區的產量突破200萬噸。
亞洲是蝦類產品的生產的主要地區,2022年的產量是自2013年以來的首次產量下降,盡管降幅僅為0.1%。荷蘭合作銀行認為,這種下降只是暫時的,由于中國和印度的產量增加,以及越南的產量也略有增加,該地區的產量將在2023年反彈,總的來說,這將推動2023年亞洲產量超過400萬噸。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2022年全球蝦供應總量增長了4.2%,預計2023年將保持積極增長。
在大西洋鮭魚養殖領域,盡管2021年挪威的年供應量同比增長11.9%,智利的供應量同比增長7.7%,但荷蘭合作銀行表示,2022年是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鮭魚總產量下降。
荷蘭合作銀行預計2022年挪威和智利的供應量將分別下降0.9%和0.3%,隨后將在2023年至2024年實現“增長正?;保驗檫@兩個國家都使用監管方式來管控供應量增長。
荷蘭合作銀行預計,2023年和2024年,全球鮭魚產量將增長4%,2023年會接近300萬噸,2024年將超過2023年的總產量,但2022-2024年,挪威和智利的累計供應增長浮動將降至3.1%左右,而前十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7%。
挪威和智利的增長預期降低,為冰島和法羅群島創造了一個機會,使其在這個10年里成為全球供應中更具相關性的驅動因素。
2021年,法羅群島的鮭魚產量增加了31%,但2022年產量下降了4%,2023年可能還會再下降1%,然而,荷蘭合作銀行預測,2024年法羅群島大西洋鮭魚產量將增長10%,使法羅群島的產量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冰島的大西洋鮭魚產量在2021增長了44%,這使得冰島成為增長最快的產量國。荷蘭合作銀行預計,2022年冰島大西洋鮭魚產量增長7.8%,2023年將增長6.2%,達到51000噸。
報告指出,羅非魚和鯰魚的生產趨勢明顯不同。盡管與中國、埃及和印度尼西亞相比,該地區的羅非魚產量“仍然很小”,但拉丁美洲是羅非魚產量是增長的領頭羊。
荷蘭合作銀行預計,2022年拉丁美洲羅非魚產量同比增長4.3%,2023年再增長4.8%,到年底產量將達到680萬噸。
報告稱,近年來,由于鯰魚主要生產國越南的產量放緩,全球鯰魚的供應速度在減退。盡管2022年越南的產量增長了3.1%,全球供應量達到280萬噸,但總產量仍低于2019年創下的300萬噸紀錄。
分析發現,雖然市場價格是2021養魚戶最關心的問題,但2022年爆發的俄烏沖突,促使飼料原料市場的波動,成本問題將繼續成為2023年水產養殖經營者的首要關注焦點。
報告稱,2023年飼料價格將繼續上漲,該行業還面臨飼料質量和融資渠道方面等問題。
荷蘭合作銀行預測,2023年水產飼料生產商還將繼續應對不斷上漲的成本投入價格、供應鏈中斷和地緣政治問題,但研究預測,到2023年,除了雞肉之外,養殖類海產品,尤其是鮭魚和蝦的市場需求將繼續增長。
總體而言,荷蘭合作銀行預測,繼2022年預計產量增長2%之后,今年海產品供應量將同比增長1%或相當于500萬噸,累計達到4.3億噸。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