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地方特色預制菜專題研討會暨淮揚風味菜肴工業化發展論壇”在揚州開幕-世界熱議
揚州市農業農村局、寶應縣農業農村局、高郵市農業農村局、儀征市農業農村局、江都區農業農村局、邗江區農業農村局、廣陵區農業農村局等領導蒞臨現場指導。
論壇開幕儀式上,揚州大學副校長趙文明、揚州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吳華、食品伙伴網研發創新事業部總經理董麗娟致歡迎辭。
(資料圖片)
開幕儀式結束后,論壇進入主題報告環節。
6月17日上午,內容安排了6場精彩的預制菜主題報告,在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張萬剛教授,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王道營所長的主持下,主題報告正式開始!
1、特色預制食品加工裝備多維智能感知技術及應用研究
上午9:10,江蘇大學副校長鄒小波為論壇帶來《特色預制食品加工裝備多維智能感知技術及應用研究》的精彩報告。
鄒小波教授在大會現場針對我國預制食品原料調理、菜肴烹飪、配餐食品生產以及配送等相關裝備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低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分享了課題組近十年重點研究的安全、節能、程序化數控的原料調理技術及裝備,熱源、烹飪方式、烹飪過程數值化感知與智能調控對菜肴品質的塑造機制研究,大批量食材同步烹飪的標準化難題,菜肴智能化烹飪及自動化包裝裝備研制成果等。
2、預制菜及其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展望
上午9:40,成都大學四川肉類產業技術研究院王衛教授帶來《預制菜及其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展望》的精彩分享。
王衛教授表示,預制菜源于西方對傳統菜肴的工業化預制,在我國則發展為代表更多類型的預制食品的新業態,并在近年進入快速發展期,但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存在概念和標準模糊、技術研發集成滯后、設備設施創制配套不足、貯運流通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在涉及菜肴工業化轉換、產品風味衰減及其調控、品質和安全控制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并越來越追求風味保持、營養方便和生態環保,針對此話題在現場展開分享。
3、預制菜的味與道
上午10:10,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張春暉研究員帶來《預制菜的味與道》的精彩分享。
2022年我國預制菜肴產值突破4200億元,開啟了餐飲消費新模式,催動廚房革命。如何突破傳統廚藝的數字化、工藝標準化、品質傳統化,揭示“味”與“道”形成機制,實現中式菜肴從“廚師版”向“工業化版”轉換,開展工業化流程再造,實現品質傳承與守正創新,開發更美味、更便捷、更營養的創新產品,張春暉研究員在現場展開了交流分享。
4、肉類預制菜肴在冷凍冷藏過程中的品質變化及控制
上午10:50,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孔保華教授為論壇帶來《肉類預制菜肴在冷凍冷藏過程中的品質變化及控制》的精彩報告。
速凍肉類食品是經低溫快速凍結并在-18℃以下貯存和流通的一類產品。孔保華教授在報告中主要分享了速凍肉類菜肴的發展現狀,冷凍引起的肉類菜肴質量變化及變化機理,食品冷凍新技術-超聲輔助冷凍技術等。
5、荷藕加工業的現狀及發展思路
上午11:20,江蘇荷仙食品集團張麗敏總經理帶來《荷藕加工業的現狀及發展思路》的精彩分享。
江蘇荷仙集團,創建于1993年,坐落于“中國荷藕之鄉”江蘇省寶應縣,2002年至今連續被國家八部委評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張麗敏總經理在本次論壇中闡述了荷藕加工業的發展思路,包括荷藕產品的開發思路,荷藕加工企業的變革,企業品牌戰略,立體化影響網絡,跨區域、跨產品抱團發展,種植、加工銷售、物流、旅游等全面發展,另外分享了荷藕加工業的現狀。
6、揚州淮揚菜大師菜工業化轉化現狀與趨勢
上午11:50,揚州大學中餐繁榮基地孟祥忍教授給我們帶來了《揚州淮揚菜大師菜工業化轉化現狀與趨勢》的精彩分享。
作為東道主,揚州大學孟祥忍教授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揚州淮揚大師菜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傳統揚州大師菜面臨的挑戰以及淮揚大師菜工業轉化的必要性,并針對淮揚菜工業轉化的優勢與可行性,現狀及發展,工業化挑戰及發展路徑實例分析展開了精彩論述,最后,孟祥忍教授倡導應用工業化技術推進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保護和弘揚中國傳統美食文化。
上午干貨滿滿的報告告一段落,接下來論壇還有16場精彩報告等待亮相,2家當地知名企業等待與會人員參觀考察,更多精彩內容,請密切關注后續報道。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