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頭條:研究揭示生物炭降低濱海鹽堿地氧化亞氮排放的機制

          2022-11-07 08:57:39    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    作者:


          【資料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濱海鹽堿地生物資源評價利用創新團隊開展了不同生物質炭化還田方法對降低濱海鹽堿地土壤氧化亞氮(N2O)排放的研究,發現相對于傳統的低溫熱解法,水熱炭化法對氧化亞氮排放的抑制效果更好,并初步揭示了相關作用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總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氧化亞氮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其全球增溫潛力為二氧化碳的298倍,是《京都議定書》明確限排的主要溫室氣體之一。氧化亞氮排放主要來自農業活動,因此,如何在保障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實現氧化亞氮的減排,是各農業大國都亟需解決的問題。包括濱海鹽堿地在內的海洋“藍碳”生態系統具有巨大的固碳潛力,是國際公認的天然碳匯,對緩解氣候變化具有重大意義。然而,由于濱海鹽堿地農業開發及土壤退化等原因導致濱海鹽堿地固碳效應降低甚至抵消。

          該團隊以小麥秸稈為原料,通過低溫熱裂解和水熱炭化法制備生物炭,考察了不同炭化方法的生物炭在抑制黃河三角洲濱海鹽堿地土壤中氧化亞氮排放的效果并解析了相關作用機制。結果顯示,水熱炭和熱解炭對濱海鹽堿地土壤氧化亞氮排放均具有抑制效應,且水熱炭的抑制效應更強。其中水熱炭主要通過微生物影響硝化作用和氧化還原作用進行調控;而熱解炭則通過改變土壤性質(如降低酸堿度、增加土壤總碳含量)減少氧化亞氮氣體排放。相關研究結果為建立廢棄生物質炭化還田方法,提升濱海鹽堿地“藍碳”生態系統碳匯功能,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了相關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2067286

          編輯:qysb005

          標簽: 氧化亞氮 溫室氣體 抑制效應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