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持續發力 推動陽泉市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三年行動提質見效
三年來,陽泉市市場監管部門全面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突出農村重點場所、重點主體、重點品類,堅持邊打擊、邊規范、邊提升,著力整治農村市場假冒偽劣食品等突出問題,進一步促進了農村地區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有效保障了農村食品消費安全。
(相關資料圖)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長效機制
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工作列入重點工作安排,專門成立以市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工作領導小組,市市場監管局領導多次帶隊下縣區督促指導各縣區局相關工作,及時查漏補缺,排除各類風險隱患,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鞏固工作成效。建立健全長效化工作機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印發《關于聯合印發<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方案(2020-2022)>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推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的通知》等,明確責任分工和工作細則,扎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取得重要成果。
二、強化突出重點,加強風險排查
堅持問題導向,結合日常監督檢查、抽檢監測和投訴舉報等情況,強化綜合分析研判,全面梳理問題清單,建立風險隱患排查臺賬,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治措施并組織落實,做好不合格食品的核查處置工作,達到安全隱患“閉環管理”目的,進一步提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效能。重點打擊生產經營添加非食用物質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未經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肉類、宣稱特殊功能的普通食品、“三無”食品、“山寨”食品、商標侵權食品、劣質食品、過期食品等違法行為。三年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52415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農貿市場27563戶次,抽檢重點食品5565批次。
三、強化專項結合,規范市場環境
結合今年開展的食品安全“守查保”專項行動,督促食品經營者加強生產經營過程控制,做好食品溯源體系建設,定期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逐步提升農村食品經營管理水平。結合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對我市農村地區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全面梳理,實行分級分類管理,責任包保,助推我市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工作成效落到實處。同時,持續開展農村地區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清理整頓,嚴抓市場準入管理,健全監管檔案,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經營等各類食品違法犯罪行為。開展專項行動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辦理假冒偽劣食品行政處罰案件479起,收繳假冒偽劣食品1620.46公斤,罰沒款409.64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7起。
四、強化協同配合,凝聚強大合力
聯合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強化督導,推動整治行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有力開展,各地明確目標、迅速行動、狠抓落實,對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進行細化,做到“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確保整治取得實效。今年,陽泉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隊聯合市公安局打擊食品藥品犯罪偵察支隊開展“全市早餐網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對城區、礦區、高新區的油條制作點進行了油條快速抽樣檢測,共檢測67家,其中7家油條制作店抽檢高倍數鋁含量超標油條案件移送司法機關,有力震懾了違法行為。
五、強化宣傳引導,構建共治格局
結合農村食品消費特點,采用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引導生產經營者守法經營,提升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消費維權意識和識假辨假能力。充分發揮農村地區群眾性隊伍作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農村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協同共治。通過當地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傳媒,以及微信群、宣傳單、宣傳欄、LED顯示屏、標語橫幅等方式,向農村地區群眾科普宣傳食品安全知識。三年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1906件,組織開展食品培訓4644人次,開展各類食品安全宣傳24場次,發放材料40余萬份。
供稿 | 食品流通科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