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最資訊丨食品人看食品事——2022食品行業十大熱門詞匯候選詞匯(4)預制菜
預制菜
疫情、宅經濟、消費升級等對新階段的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提出新要求,以工業化、標準化、智能化、節約化為突出優勢的預制菜需求旺盛。
預制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或預烹調(如蒸、炸、烤、煮等),并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與現做菜相比,預制菜需提前進行加工處理,但本質仍為“菜肴” ,區別于普通加工食品,保質期較短,食材新鮮。作為餐飲和食品融合發展的產物,預制菜在保證口味條件下,最大程度提高工業化和擴張性,在某種程度上實現效率最優。
【資料圖】
我國預制菜前景廣闊。2021年我國預制菜行業規模為3459億元;后疫情時代,受“宅經濟”推動以及冷鏈物流與連鎖餐飲的發展,預制菜市場將持續升溫,按照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預計2026年預制菜整體市場規模將過萬億。
國內多省份搶抓機遇,布局預制菜產業,湖南、四川、山東、廣東、上海等多地紛紛發布預制菜產業領域相關政策指引,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2.0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
2022.04山東省濰坊市委、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濰坊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2022.06湖南省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若干措施》,預制菜消費首度被列入省級政府頭號文件。
2022.07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推進全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到2025年,全省預制菜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萬億元2022.10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河南省加快預制菜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到2025年,培育預制菜上市企業5家以上。
2022.11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推進全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到2025年,全省預制菜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萬億元。
廣東、山東、河南乃至全國掀起了預制菜產業發展的熱潮,標志著預制菜的發展由市場驅動轉為政府介入、宏觀指導及微觀推進。政策的出臺對于預制菜產業組織化、系統化發展將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另外,各地級市、區縣紛紛出臺相應政策,引導當地預制菜產業發展。
2022-03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江門預制菜十二條政策措施》。
2022-04 開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開平市扶持預制菜產業發展十二條》。
2022-05佛山順德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加快推進順德區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六個一”工程實施方案》。
2022-05汕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汕頭市加快推進潮汕菜預制菜產業發展工作措施》。
2022-07湛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推進湛江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
2022-10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 《梅州市加快客家預制菜產業發展若干措施》。
2022-04濰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濰坊市支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九條政策措施》《濰坊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2022-04諸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諸城市加快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2022-11煙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煙臺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2022-2025)》。
2022-11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 《青島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2022-10 榮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 《關于加快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暫行)》。
2022-06 南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關于加快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隨著政策文件的出臺,各地預制菜產業園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領跑產業發展的廣東省已布局11個省級預制菜產業園,各有千秋。肇慶高要:打造大灣區預制菜“第一園”;廣州南沙:建預制菜進出口貿易示范區;珠海斗門:一條魚帶動一個產業,“燈塔園區”崛起;佛山南海: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高質量水產品牌;江門蓬江:打造全球華僑預制菜高地;韶關曲江:菌菇類預制菜獨樹一幟等。
山東省14地預制菜產業集群(園區)強勢布局。山東作為國內預制菜企業最多的省份,預制菜產業主要在濰坊、淄博、臨沂、濟南、德州、泰安、煙臺等地布局謀篇,預制菜產業“雁陣形”產業集群已現雛形。
產業入局者多,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2022年9月,國內首家預制菜全產業鏈工業園在河南原陽開建,中國(原陽)預制菜創新示范產業園在原陽縣奠基開建。項目計劃總投資120億元,分設A、B、C、D及創新孵化園5個園區,功能互補,特色鮮明,一體聯動。
2011年至今,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自2015年起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2018年首次突破8000家,2021年預制菜相關企業主體約7萬家;入選“2022年度預制菜領軍企業”的50家企業,主要以B端供應企業為主,僅有小部分企業以C端為主,如味知香、信良記、珍味小梅園、賈國龍功夫菜;共有19家上市企業上榜(上市公司占比達到38%);從上榜企業注冊地的分布來看,68%的企業分布在沿海地區,其中廣東省居首,共有8家企業上榜,其次是福建省和山東省,各有6家企業上榜,緊隨其后的則是河南省,有5家企業上榜,上海4家,遼寧、江蘇、四川均有3家企業上榜;從企業體量來看,這50家預制菜領軍企業,銷售額最大的企業已經突破百億元,最小的企業銷售額也有兩億,其中美好食品一款小酥肉單品,在2021年銷售額就突破15億元。
預制菜標準密集出臺,截至2022年11月,預制菜相關標準共計179項,其中國家標準12項,行業標準25項,地方標準6項,團體標準27項,企業標準109項。
在便利性、成本節約的剛性需求引領下,預制菜產業底部驅動仍為冷鏈物流。在當下競爭者快速提升的階段中,渠道壁壘、客戶壁壘、供應鏈壁壘將成為該階段企業發展的三大基石。 相關報道:2022第四屆中式菜肴工業化加工技術論壇圓滿閉幕煙臺市實施“五項計劃” 全力鍛造預制菜產業名城《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全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