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快看:合肥市下達2022年地方標準制定計劃項目
(相關資料圖)
合肥市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關于下達2022年合肥市地方標準制定計劃項目的函》,正式批準下達2022年全市地方標準制定計劃項目。按照市地方標準制定范圍,圍繞標準化更加有效助力打造產業名城、巢湖名城、幸福之城,此次下達的41項標準由17個行業主管部門歸口管理,涉及公共服務、安全應急、基礎建設、鄉村振興等領域。
產業名城方面:《稻蝦綜合種養面源污染防控技術規程》、《克氏原螯蝦繁養分離及稻田平養模式養殖技術規程》兩項標準分別從規范稻蝦綜合種養模式下面源污染防控技術,實現稻漁雙豐、節能環保、優質高效的綠色發展,和解決小龍蝦種質退化嚴重,病害日趨嚴重,苗種密度過大導致生長速度減慢,難以養成大規格精品蝦為切入點進行種養技術規范。是在全市將發展蝦稻綜合種養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農民增收重要載體高位推進的前提下,與先前《農產品地理標志 合肥龍蝦》、《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防控技術規程》、《稻蝦共養模式下優質稻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等市地方標準協同,進一步完善合肥市蝦稻綜合種養標準,加快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標準體系。
巢湖名城方面:《建筑工地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建設與運行技術規范》對標先進城市做法,對揚塵在線監測過程中的設備技術指標要求、設備安裝要求、信息化平臺建設、數據處理審核等多項要求做出規定,加大行業治理力度提升行業顆粒物污染控制管理能力,從而有效控制環境顆粒物濃度提升城市空氣質量;《溫室氣體走航監測技術規范》利用車載式快速監測設備在行進中連續自動監測,結合定點監測,對污染物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基于地理位置信息顯示沿行進路線污染物空間連續分布,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精確排查,是溫室氣體排放精確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巢湖流域水環境保護區土地利用分類》為巢湖流域水環境保護區土地利用變化監測、影像解譯、流域管控和項目實施成效評估提供參考,同時《巢湖流域水環境保護區土地利用高分遙感監測技術指南》對巢湖流域水環境保護區遙感監測技術流程、影像預處理與解譯步驟、影像解譯標志庫、土地利用分類系統及最小提取面積、外業調查方法和年度數據更新方法等進行規范,為水環境保護區土地利用高分影像解譯、流域監管、督察整改、項目評估及考核提供技術支撐。兩項標準的制定將為巢湖流域環境治理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助力“城湖共生,人水和諧”與“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目標。
幸福之城方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指南》是合肥市首次制定鄉村振興領域標準項目,是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任務的工作成果之一,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群眾健康與美麗中國建設,有助于規范合肥市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讓鄉村居民感受到更大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居住建筑標準化外窗系統應用技術標準》、《合肥市垂直綠化施工及養護導則》、《城鎮雨污分流改造技術導則》與《市政施編碼及戶外標識》系列標準,分別從居民建筑工程配套、城市公共綠化管養、基礎設施管理和改造等維度對相關工作進行標準化規范,是對城市界面美化與居住舒適度提升的科學保障。《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預警響應工作標》、《公共資源交易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平臺數據規范》、《食用農產品追溯筐流轉管理規范》等,通過地方標準制定工作,將好的經驗與做法在全市規范、推廣,為公共安全、公共服務、食品安全、居民生活等方面等領域的規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