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食安在行動,守護好“食”光】廣州番禺:全力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高質量發展

             來源:今日熱點網    時間:2025-04-25 15:35:21

          【食安在行動,守護好“食”光】專欄,通過記者實地走訪、用視頻形式記錄各地嚴防食品安全各環節風險隱患,從嚴強化食品安全重點領域監管,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嚴懲重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積極探索新機制、新舉措,取得的實質性成效舉措等。結合當地食品安全監管情況,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呈現“一城一特色,一地一亮點”,守護好“食”光,做好食品安全宣傳,引導社會共治共享。

          近年來,廣州市番禺區市場監管系統準確把握食品安全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統籌高水平安全和高質量發展,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落實食品安全各項任務,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番禺區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督辦事項和鎮街績效考核指標,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包保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帶領全區包保干部有序開展督導檢查。

          實施每季度食品安全預警機制,精準防控食品安全風險,以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

          成立了區級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班,牽頭制定了廣東省首個針對集中用餐單位食堂以及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病媒生物防制管理的團體標準。

          充分發揮多功能監控指揮平臺系統作用,實行AI抓拍違法違規行為,全時段監控學校食堂、集中供餐單位、農貿市場及餐飲服務單位,及時排查安全隱患問題。

          在廣州市對各區食品安全考核中

          番禺已連續10年獲得A級  

          推動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和“兩個責任”落地見效

          番禺市場監管局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圍繞“兩個責任”主線,實施“重監管、強服務、優機制”方略,著力推動食品安全工作黨政共謀、部門共管、企業共律、社會共治。

          在壓實企業主體責任上

          管好企業負責人、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三類人”,在監管交流中了解履職盡責能力,在監督抽考中檢驗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將屢次抽考不合格的企業列入重點關注名單,督促限期整改,加大檢查頻次。

          管好《每日食品安全檢查記錄》《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報告》《每月食品安全調度會議紀要》“三本賬”,在臺賬檢查中督促企業加強風險隱患排查,完善整改治理措施,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機制。

          管好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三環節”,制定監督管理規范和工作指引,強化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推進“互聯網+”視頻監控建設,對原輔料采購、生產過程控制、成品檢驗、食品流通儲存等實施全過程監管,守牢食品安全防線。

          記者隨同番禺區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對該區對味央廚公司以及廣州珠江美樂多公司進行了采訪。

          在對味央廚公司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企業日常供餐流程、“互聯網+明廚亮灶”實施智慧監控情況、參與病媒生物防制團體標準制定等情況后,記者跟隨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巡檢了對味央廚公司的整個生產加工區域包括預進間、粗加工區、烹飪區、備餐間、實驗室;

          在美樂多公司,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對其整個生產流程及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工作情況進行了檢查。

          從整體情況看,兩企業全過程監管成效明顯。

          在強服務上

          以黨政領導掛點聯系食品企業為抓手,在協同包保督導中找準市場監管定位,做企業無微不至的保姆,做企業紓困解難的衛士,為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自律守法、誠信經營、創新發展的內驅力;

          以宣貫培訓為方式,線上轉發培訓課件和工作指引,線下召開宣貫培訓,面對面指導企業參加考核測評,提升包保干部、食安辦人員、監管執法人員和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四支隊伍的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以食品安全宣傳周為契機,在社區、村居、商場、市場、學校、食品企業等場所張貼宣傳海報,派發宣傳資料,通過番禺融媒、鎮街融媒公眾號等線上社會媒體發布工作信息,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參與食品安全治理,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政策和食品安全知識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家庭,營造良好社會共治氛圍。

          在優機制上

          健全“兩個責任”工作專班會商機制,每月定期召開工作座談,分析研判存在問題,優化工作措施;

          健全“屬地鎮街+屬地市場監管所”雙向聯動機制,堅持包保督導和日常監管銜接,屬地鎮街將包保干部督導發現問題歸納整理,立行立改,將“疑難雜癥”報送到屬地監管部門,通過責令改正、立案查處等執法手段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健全分組包干協調機制,組建4個督導和督查組,局黨組成員任組長,每組均配備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業務科室人員和綜合協調人員,實施分片區包干聯系鎮街方式,下沉到鎮街宣貫培訓和督查指導,充分發揮工作專班統籌協調作用,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常態化、高效化。

          全力保障校園食品和市民“菜籃子”安全

          01.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

          每年春、秋季學校開學季,番禺區市場監管部門都會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在開學季一個月內對全區學校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落實全覆蓋檢查,督促主體責任落實,指導問題整改,完善監管閉環。

          每年都通過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抽檢開展針對性監督抽檢,排除風險隱患,為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同時,聯合區教育局在全區開展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對所有學校食堂、食堂承包經營企業、校外供餐單位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開展全覆蓋檢查,全面排查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強化人員培訓,加強法規宣貫

          每年秋季開學期間,會同區教育局、各教育指導中心組織對全區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開展現場培訓;

          聯系第三方專業食品安全培訓機構為校外供餐單位開展一對一“問診”,進行上門指導及培訓,提升校外供餐單位的食品加工操作和管理水平;

          聯合區教育局推進全區校園“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系統升級,加強“互聯網+明廚亮灶”視頻監控線上巡查,督促相關單位整改,形成閉環。

          牽頭推進制定了廣東省首個針對集中用餐單位食堂以及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病媒生物防制管理的團體標準——《單位食堂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病媒生物防制管理規范》,推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并結合校園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加強對學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單位病媒生物防制落實情況的核查,督促相關單位對照《單位食堂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病媒生物防制管理規范》團體標準完善配備病媒生物防制設備設施和各項措施。

          建立完善通報機制

          為形成監管合力,番禺區市場監管局建立完善通報機制,對存在“互聯網+明廚亮灶”平臺未登錄使用、長期未開展線上巡查、未錄入食品安全自查信息等問題的單位,定期通報區教育局。

          通過強化協同監管,督促相關學校及校外供餐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對系統的使用和管理。

          同時,定期將校園食品相關抽檢不合格情況通報區教育局,督促對相關學校食堂加強管理。

          通過建立健全與區教育局的協作機制,明確雙方職責,加強溝通協調。

          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聯合檢查、信息共享等方式,共同推動校園食品安全責任落實。

          02.保障市民“菜籃子”安全

          食用農產品快檢

          番禺區市場監管局指導全區70家農貿市場、大型超市、電商配送總倉及配送企業開展食用農產品快檢,每天對市場上的“肉、菜、魚、蛋”等取樣進行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快速檢測,及時在市場公示檢測結果,依法處置不合格產品,充分發揮快檢篩查“防火墻、過濾網”的關卡作用。

          同時,為助力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讓人民群眾切身參與,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在全區各鎮街開展“你送我檢”免費檢測活動,活動現場設立食品安全快檢操作、中藥材真假辨別和食品安全知識科普。

          食品銷售環節

          抓細抓實日常監管,通過風險評級分類監管、日常監督檢查及“雙隨機”抽查等方式,有序推進各項日常監管工作,并指導農貿市場、大型超市等開展食用農產品快檢。記者在番禺區清河綜合市場看到,在市場顯著位置設置的公告欄上,可及時查看到相關檢測結果。

          建設視頻監管平臺

          據了解,為全力推動食品安全監管機制落地見效,番禺區市場監管局加強了信息化智慧平臺建設,視頻監管平臺于2024年4月起開始運作,構建了區局-所-社會-企業四級管理體系,整合餐飲、食品銷售、食品生產、市場等業務線口攝像頭5600余個,涵蓋學校食堂533家、集配單位及中央廚房19家、社會餐飲店125家、熟食銷售檔口169個、農貿市場47個、食品加工小作坊114家。

          為19000多名家長開通了系統在線視頻觀看權限,實現社會監督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監管。

          該平臺大膽創新,大力使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技術,實現全年365天、全天候輪巡功能,通過AI對監控內容進行智能分析,讓違法行為無處隱匿。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